行銷人不懂設計?溝通要你命!三分鐘,讓你懂得與設計溝通
明明與設計相談甚歡,他也笑著說:就交給我了,我想他知道我要什麼。等他作圖「三個小時」後,出來的成品卻大相逕庭!東改西改也不行,只能對他說一句:「感覺不對」,讓雙方的工作無限delay?!
這篇專給「剛接觸行銷,對設計還不熟的朋友」
如果妳有以上的狀況,恭喜妳,妳正在狂踩他們的地雷,因為「感覺不對」是對設計最不負責的話,你必須讓他知道哪裡不對、怎麼修改,他才能順應你的想法,做出妳要的「行銷設計」。
畢竟每個人的腦都不同,如何讓兩個人的「想法一致」,需要良好的溝通,就像跟外國人溝通,我們會去學英文,想跟設計溝通,當然也要學他們的語言。
跟妳分享「三個易上手」的設計語言,讓妳不會被設計白眼。
一、選擇色調:把感覺具體化
看妳是要暖色調還是冷色調,選擇「暖色調」能給人一種活潑、熱情的感覺,通常用在呈現周年慶特價、食物美味或是海灘旅遊的行銷內容上,讓TA在尚未仔細觀看時,就能感受到快樂的氛圍,促使他們衝動性地做以上三個消費行為。
選擇「冷色調」愈使人感受到平靜、莊嚴的氛圍,經常使用在男性商品、音樂會海報或是居家裝潢的廣告上,冷色調讓腦袋放鬆,給予TA更多想像與思考,引導他們對內容展開分析,判斷是否需要,給妳的商品一個被買的機會。
二、內容物件:畫面內有什麼
基調確定了,在來就是要想該放什麼上去,像是我是做醫師粉專的,我就會先確定我的主題、標題、醫師照片、輔助物件...等等,食材(設計元素)都準備好了,就等著廚師(設計)開火料理了。
三、版面配置:引導TA閱讀
再來就是版型,決定他們「觀看的路線」,就像食譜,能讓廚師決定這些食材該怎麼料理。
不同媒體的版面配置都不同,像報紙就是Z字型,先由左到右,再由上往下地瀏覽,雜誌通常就是N字型,先從上到下,再由右至左。
以上兩種只是基本的排版,要怎麼運用還是看妳自己,妳也可以Z字型與N字型並用。總之,妳要讓設計知道妳每個物件「想怎麼放」。
會了設計,再加上文字的功力,才算真正站在行銷的起點。
這三步驟應該「很好學會」,但還是要經常練習,從頭到尾練一遍,才能與設計順暢的溝通。其實這只算是基礎入門,至少讓妳能「短時間」內學會跟設計溝通,將成品做出來,好跟老闆或是老師交代。
但設計絕不只如此,還有很多細節需要學習,像是明度彩度、版面率、跳躍率或是留白...等等,如果想學好,建議可以買書來看,從平常的觀察中學習,或是實際操作軟體去設計,站在設計的角度去思考,他們要什麼,真正地去讀懂「設計」這門語言。
任何技能都不是一天就養成,強如莫札特,也需要苦練十年,累績一萬小時的訓練,才能當大家眼中的天才。
嗨我是道俊,歡迎討論,喜歡就拍手+追蹤吧!我會繼續發文的。